有規律的生活有助於寫作,嗯,基本上我覺得有規律的生活對保持頭腦清醒很有用,因此也就對所有事務都有利益。
以完成一本六萬字的小說為例,先前出版社跟我談,希望能夠一個月出一本,我明確表示不可能; 本人寫作龜速,喜歡沉澱、構思、反覆釐清故事邏輯,如果真的一個月寫一本,那寫出來的東西品質堪憂,恐怕是角色不明、沒有主題、前後矛盾的; 談到最後,我和出版社以三個月一本達成協議。我之所以能夠清楚知道自己多長時間能夠寫多少,就是因為長期維持一定的生活和寫作規律的緣故,這一點其實很重要。
如果你像我一樣,打算以寫作為終生職業的話,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,知道什麼可以、什麼不可以; 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,只為了配合出版社或外界請求,硬是答應了做不到的事,非但做起來很痛苦,而且出來的成品會嚴重破壞讀者對你的信心,成了殺雞取卵的行為。
其實,我個人舒適的寫作速度還要更慢,大概6~7個月完成一本; 但是我知道出版社有其他考量,對他們來說這樣的速度實在太慢,因此在衡量能力與現實之後,折衷到我們雙方都能夠接受的三個月,所以也並不是毫不退讓。
真正無法退讓的是作品的品質,我非常看重,可以說佔所有考量裡面的第一位; 從長期經營的角度來看,沒有品質的作品,沒有辦法與市面上其他小說做區隔,現在網路上早已經有海量的中、低品質小說,實在不差我這一個,如果要寫品質很差的東西,還不如不寫; 從終生志業的角度來看,創作是我選擇的事業,是我所信任的、托付生命的大事,每一個作品都有它獨特的意義,有我個人的信念,甚至超越了金錢的考量,必要的話,我去打幾份工養這個「正職」都行,它的內容是絕對不能妥協的。
為了維持創作品質,我需要清晰的頭腦,而且不是那種靠能量飲料或什麼東西短時間維持的清晰,而是要固定的睡眠時間、可靠的三餐和儘可能運動堆疊成的體力; 要做到這些再加上打工,時間會很緊,所以特別需要安排和規畫。尤其寫作是長時間的事,不是短時間的衝刺,不能夠光靠努力硬撐完成,要是全靠勤奮,該睡的時候不睡、該休息的時間不休息,就算撐過三、五年,能撐個十年八年嗎?
這有點像是準備考高中、考大學的情況: 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規律,意志力和健康同等重要,不能光靠努力,也不能光靠體力,盡可能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,才能寫出最好的作品。
早上寫作的優點是邏輯清楚、思考周全,對於事物細節安排很有幫助; 缺點是理性重於感性,一些需要形塑感覺的地方略差,而且早上雜務多,容易被外界打斷分心。
晚上寫作的優點是時間長、不受干擾,沉澱了一天的心情不易浮躁,更能夠感覺到作品中的感性部份,靈感較佳; 缺點是比較疲倦,感性大於理性,故事邏輯和細節比較容易出錯,而且倘若寫的過於興奮,晚上容易失眠。
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,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釐清每種方式的優缺點,了解自己的特性和優缺點,尋找對自己來說最好的方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