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進行到第二十章,正反兩派進行激烈的對決。
展現過每個角色的掙扎和矛盾之後,開始問問自己: 他們會怎麼做?
不只是正派的角色像展昭等人會想要解決案子,反派的血月會和遼人也會想要奪取更多優勢,解決眼前的威脅。所以既然血月會和遼人方面看起來好像有武力的優勢,在用計不成之後,破罐子破摔,打算用武力強行解決是完全可能的,至少如果我是他們我很可能就會這樣做。
於是蕭忠就很痛快的率領影衛直攻縣衙了。
在反方爽快的下了一步棋之後,作者又得要回到正方的角度。在目前的情況下,縣衙明顯沒有足夠的人手或武術高手來對付這麼多敵人,上一次能夠擺脫困境是出於菊兒引起的血月會和影衛的誤會,同樣的好運不可能降臨第二次,因為反方也不是白癡。那麼,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,能有什麼辦法可以扭轉命運呢? 展昭會怎麼想,他會有什麼辦法呢?
想來想去,終於想到一個設下陷阱使敵方自相殘殺的戲碼,而且以展昭的聰慧,由他來設下這樣的計謀是完全合理的,因為他本身就是個聰明的角色; 如果主角是個不怎麼聰明的人,一下子變出這樣的計謀就行不通。
於是,在第二十章雙方的縣衙對決裡面,故事特別突出了展昭的沉著、冷靜和聰慧。將王容點了啞穴坐在旁邊,讓他看著一切發生卻又無法反對,在蕭忠看來好像是默認了與展昭聯合,當這樣的劇情主軸決定之後,就特別要注意寫的方式: 讓讀者從本章一開始就站在蕭忠的角度看事情,剛開始會一頭霧水,摸不清楚展昭葫蘆裡賣什麼藥,到後來真相揭曉,讀者恍然大悟的同時也會有「啊,展昭還真是聰明」的感覺。
這裡要提一下寫作小技巧,如果你要讓某個角色看起來很聰明,就不要預先揭露他所設下的計謀,最好讓讀者剛開始也弄不清楚他想做什麼,直到最後結果順理成章的出現,人們恍然之後,才會自然感覺到這個角色的智慧; 相反的,如果一開始就說出:「展昭準備假裝和王容聯手,讓蕭忠的遼人和血月會自相殘殺」非但比較不有趣,而且讀者可能在看的過程都在擔心這到底能不能成功? 或成功之後不屑的想遼人怎麼這麼笨? …只有讓讀者和遼人一起被瞞過,之後才會覺得展昭很厲害。
於是,第二十章順利結束,一切都朝展昭這方有利的情勢發展,因為這個計謀成功,似乎一切馬上都要迎刃而解了。這時候第二十一章當然要來個轉折,反派當然要來個大反攻,他們畢竟不是笨蛋,而且這樣故事才精彩。既然要反攻,可以順便利用一下人情優勢,加深捕快王升的矛盾和掙扎,使劇情人物更豐滿,這就是一石二鳥、一箭雙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