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小說這件事,我總覺得自己能決定的部分只有一半。
無論再怎麼樣計畫、設定、思考,到開始下筆的時候,為了因應寫作當時的心情和某種不可知的宇宙影響,總是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東西,比方說一些事先沒有計畫寫到的細節,靈光一閃,讓你覺得「這樣也不錯」的東西。它們是很好的支線,我總是用它來刺激主線的發展,讓故事走到我想要的正道上。
比如計畫寫一個人某天撿到一千萬,高興之餘匆忙抱回家藏起來。
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! 這麼多錢在包包裡! 就這樣丟在沒人經過的公園草叢中! 他很快的看看左右,確認沒人注意,趕緊把包包拿起來,低著頭往外走。」
如上所述,原本計畫中只有撿到錢、拿回家、藏起來。但現在寫的故事裡提到額外訊息,比方說藏在草叢、放錢的包包、公園…這些細節本來是寫作時無意義的延伸,但既然寫了,不妨多加利用,拿來加進故事的發展裡。像是把公園說成某銀行搶匪的藏匿處,他可能住在附近; 那個包包是搶匪隨手從家裡拿來的,本來可能屬於搶匪的弟弟; 公園的草叢裡可能有蛇,搶匪以為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一定會避開到這地方,沒想到主角是外地來的,誤打誤撞找到錢…
就像這樣,利用一個原始的概念加以延伸、繁衍、往外推展,就漸漸能夠發展出一個故事。只要注意合理性,完全能夠由點而線、由線而面,完成一個有趣的作品。
另一個使用這些延伸細節的好處,是不必時時添加全新的東西。因為人總有種傾向,喜歡自己熟悉的東西,對讀者來說,若在小說中不斷看到很多陌生、摸不著頭緒的新設定和事物,會降低閱讀的興趣,也比較難引起共鳴。
但注意! 有時候這些細節衍伸的情節會搶走主線發展,必須要特別當心。比如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人生的轉變,他撿到一大袋錢,捲入銀行搶匪的糾紛,然後又認識了黑道和警察,有的想來分一杯羹,有的想追回贓款…
故事要跟著主線走,不要因為很多支線故事越走越偏,像是把它寫成公園有蛇的原因是OOXX,搶匪的弟弟因為袋子不見了XXOO…無論支線故事有多好、多有趣,作者還是應該保持故事的方向,牢記支線是為了主線存在,不要繞太多彎,以免一個故事失去它原有的風味,變成四不像。
寫作總是會帶來很多驚喜,試了就知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