貼了第一章之後得到一些讀者稱贊,再來就是催促下文。
坦白說這本來是一篇完結的,實在也沒什麼下文,但既然有人喜歡就多寫一點好啦!
當時抱持著這種想法,雖然自己也不清楚接下來的故事是什麼,還是寫了一篇和第一章一樣看起來暖洋洋的第二章。
第三章要寫什麼好呢? 又不能一直像第一、二章那樣純粹寫溫暖的東西,會太空洞、太沒內容! 左思右想之下,決定延伸發展第一章裡面包大人提到的瘟疫案件(要知道當第一章寫這個的時候純粹是無意義的鋪陳,直到此時才認真考慮它的發展性),同時繼續延續第二章的「展昭做飯」的劇情,加入了白玉堂來湊熱鬧~這樣就有了第三章。
整個故事發展到現在仍然看不清未來的走向,並不是作者故意如此,而是自己也不知道之後的故事是什麼(哈哈!),所以後來全文完結之後,有讀者說寫得不錯,但前面好像可以另外開一篇,真的是完全正確。分開的話,前面開封府一群人一起過中秋和後面展昭外出查案是兩篇,只是當時寫的時候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之後的內容啊! (哈哈!)
我這裡是想告訴大家: 一,不知道故事之後要怎麼發展也可以先動手寫,只要感覺很對、很確定手中的內容,可以寫了之後再從文章本身尋找靈感,就像這個瘟疫案件,它後來發展成了全文的故事主軸; 二,在作者本身也不知道未來發展的情況下寫作有它的好處,就像我在前幾篇經驗談裡面講的,因為作者不曉得,讀者就更不可能猜到,反而給故事帶來往下看的動力,不會覺得無聊。
還有就是,寫這些的時候,我是完全把故事中的人物當成真人的,我尊敬他們,展昭、包大人從小就是我很喜歡的人物,因此寫作時我不敢隨意描述他們的言行,總是不斷揣摩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說什麼話、會有什麼想法,為了正確的描述他們的作風和氣質,我甚至把包青天兩百多集的劇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(不只一次); 會如此謹慎就是不想污蔑心目中的英雄,但這也意外的教會我如何描述一個角色、如何揣摩一個人物…首要之務,你得心懷敬意尊重他們的自主權,不要輕易用自己的言語說話,你不說話,說話的該是他; 要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眼睛看世界,才能讓角色有真正的生命力。
至於第三章說展大人的廚藝有多高超,我承認,那純粹是我出於一個小粉絲的心情,自私的認為展大人一切都是極好的,忍不住要炫耀一下他。現在想想,如果是現在來寫這樣一部小說,可能就不會這樣寫了。因為在電視劇中的展昭,從未提及會做飯,更談不上廚藝高超,現在的我大概會更忠於原劇,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給偶像加料。
到頭來,太過完美,變得不像真人了,反而是一種遺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