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3-23 遇到瓶頸怎麼辦




    故事一開頭都是信心滿滿、靈思泉湧的,但我個人的經驗,寫到一半的地方會稍微卡住。

    因為前面想好的靈感寫完了,之後定下的結局還沒到,中間要怎麼連下去是一個亙古的問題。寫到這裡,會發現故事比自己想像的還要長,需要更多想法和內容來填充,但是一時之間腦袋空空,不確定接下來能寫什麼,就是遇到瓶頸。

    別人我不曉得,就我自己的經驗,在這種情況下越急越是沒用、越是找不到靈感。想要硬塞字數把它寫出來也很不好,因為硬塞出來的內容往往不自然、不有趣,讓作品失色。我發現最好的辦法其實是:

    不去想它。

    你沒看錯,就是不去想它。不是說要放棄作品,只是卡住的地方不要硬來,放輕鬆一點,暫時把它丟開。可以去想去做任何其他事情,但只要跟這個故事有關的念頭冒出來,就把它丟開,不要去碰,過一陣子再說。

    好了,現在過去一段時間(至少三五天)已經沒有再去想了,接下來,可以開始思考這篇作品最初寫作的核心內容,它的重點是什麼? 真正想表達的、真正讓我感到興奮的內容是什麼? 再來做整個故事主線的衡量。

    不要執著於作品卡住的部份,而是要從整個故事主線的高度來看,就好像往後退一步,看更大的景象,而不是見樹不見林。然後,如果運氣好的話(哈哈!),我會突然想通一些事情,通常是發現我在某個情節上面拐錯了彎,偏離了我真正想寫的內容,所以才會寫不出來。接下來我會回頭去刪掉(可能是一大段)歪路,直到前面都是OK的部份,然後才又重新下筆,走上正確的道路。

    就我個人經驗,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,永遠不缺靈感; 只要寫的是發自內心的故事內容,它會自我延續,不需太過費心。

    不過,雖然正常寫作思考順序是由開頭往結尾走(廢話),有時候卻會先有了後面的靈感,然後反過來安排情節,使故事走向安排好的結果,是倒過來的。(途中當然要誤導讀者,不讓他們猜到接下來的發展,不然就不有趣了。哈哈!)

    所謂倒過來,就是我已經知道這一部份的結果,寫的時候只是安排一個合理的邏輯,使故事自己走向它; 而正常順序則是我也不知道之後會怎麼樣,跟讀者一樣不了解故事會怎麼走,只是根據真實的情況推演,把自己當成一台電腦一樣運算結局(同時接受無法完全掌握故事的風險,要有信心)


    完成一個故事,或許就在兩者之間。


上一篇          回目錄          下一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