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懸念是吸引讀者往下看的原因,故事接下來就應該提供懸念的解答與令人屏息的發展。
簡單的講,就是轉折。
一個故事如果看頭知尾,像是主角從小村莊出發,最後打遍天下無敵手,成為XX皇、XX帝,後宮佳麗三千,人人愛他愛的要死…未免太落俗套。我知道這樣的故事還有人喜歡,大家看小說就是來放鬆享受的,意淫一下,讓自己成為了不起的強者沒啥不好。不過,站在作者的立場,除非你寫作的目的是湊字數拼稿費、跟潮流賺人氣,否則故事有點轉折和意料之外的發展才更有趣。
…現在想想,就算你只是想賺稿費和人氣,還是需要轉折吸引讀者,因為完全照過去那種方式寫,目前也退流行了吧?
總之,轉折這種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難的地方有二: 一是你要先有東西相對應來突出改變,就好像開車想要從東路轉向西路,首先你得要開在東路上。打個比方,你想要用愛人的背叛來當故事的轉捩點,那麼你得先描述兩人相愛,讓他們愛得深,這樣當轉折來臨時,讀者才會感到震驚和措手不及,才能深刻體會到主角當時的無措和悲傷。
第二個難點是轉折要合情合理,沿用上面的例子,兩人相愛,感情深厚,愛人背叛要有良好的理由,故事要有足夠的鋪陳和解釋,最好是讓讀者對背叛感到震驚,但細思之下又覺合理,這是效果最好的。不要莫名其妙,上一秒兩人還好好的,下一秒突然就變心了; 也不要一路以來就是要變心了,等到終於背叛,讀者一點都不驚訝,那轉折的效果就差了。
轉折在故事當中很重要,它不只是讀者往下看得到的獎賞,亦是用來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念的好幫手。比如,作者想要表達「愛情與麵包」的選擇中,光選愛情是行不通的,那就可以安排一對男女,放棄大好前途,只因為相愛想在一起,最後(轉折),貧賤夫妻百事哀,日子艱苦,衝突不斷,幻想破滅…
又比方說,作者想要塑造一個意想不到的英雄,可以寫一個喜愛鑽營的奸商,平常都靠圓滑手段謀利,但是看見周圍的人遇到大災難,竟忍不住(轉折)伸手助人,冒著極大的危險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(這是電影「辛德勒的名單」),這樣的轉折就讓人物立體起來了。一個本來很普通的敘述,臉譜一樣固定的角色分別,好人、壞人、普通人、聰明人、笨蛋…但是當他們做了一些不符合原始設定的事,顯現出背後更深的意涵,這個人物就會活起來。
轉折是極好用的工具,一個沒有轉折、直線到底的故事是非常無趣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